xinqixiang
學校概況

蘇州市體育運動學校簡介

         蘇州市體育運動學校是一個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也是蘇州市唯一一所培養體育后備人才的專門學校。學校成立于1986年9月,學制三年,學?,F有學科專業為體育運動訓練。訓練項目有田徑、舉重、擊劍、賽艇、拳擊、籃球、排球、足球、手球、柔道、射擊、摔跤、散打和跆拳道等14個。 在蘇州市委、市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上級體育、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直接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的教學、訓練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辦學條件逐步完善。近年來,學校的教學、訓練、科研、管理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近年來,我校先后被評為“全國業余體育訓練先進單位”、“全國先進體育運動學?!?、“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國家田徑單項(短跑)奧林匹克后備人才基地”、“全國舉重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江蘇省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田徑訓練基地”、“江蘇省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賽艇訓練基地”、“江蘇省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舉重訓練基地”、“江蘇省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柔道訓練基地”、“江蘇省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跆拳道訓練基地”和“江蘇省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籃球訓練基地”等榮譽稱號。

         一、學校概況

         (一)基礎設施

         學?,F占地312畝,一期建設投資2.6億元,已建成綜合訓練館、田徑館、球類館、教學樓、行政樓、圖書館、體科所、餐廳、學生宿舍等建筑面積達6萬多平方米。 其中,教學樓包含各類教室、專業教室、機房、語音室、報告廳、階梯教室及圖書館和閱覽室等50多間,配有網絡及廣播系統。機房配備96臺學生用電腦,能滿足日常的教學需要。語音室配備48臺語音學習終端設備,及網絡化備課和作業系統。行政樓包含各類辦公室、會議室和中心機房等23間。學校建有學生宿舍公寓樓3幢,建筑面積18949平方米,可容納近1500名學生住宿,食堂及輔助設施4212平方米,可滿足1200名學生就餐。

         二期建設投資1.3億元,建有射擊館、游泳跳水館、運動員公寓等建筑面積近3萬平方米,于2012年底完工。

         (二)師資隊伍

         學?,F有教職工人數為102人,專任教師91人,其中文化教師40人,專業課教師51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教師7人,本科學歷教師75,在職攻讀研究生5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9人,中級職稱教師54人。具有高級以上職業資格教師5人,中級職業資格教師23人,雙師型教師55人。

        (三)學?,F有專業一個,為體育運動訓練。每年為上級運動隊及各專業訓練隊輸送近百名體育技能人才,為蘇州體育事業建設作出了應有貢獻,并獲得多項榮譽?,F有在校學生286人。

        (三)學?,F有專業一個,為體育運動訓練。每年為上級運動隊及各專業訓練隊輸送近百名體育技能人才,為蘇州體育事業建設作出了應有貢獻,并獲得多項榮譽?,F有在校學生286人。

         (四)實訓裝備

         學校設有運動項目14個,13個項目為奧運項目。學校有標準田徑場1片,10017平方米室內田徑館1個,1000平方米;室內綜合素質訓練館1個;2591.2平方米擊劍館1個; 1591.2平方米舉重訓練館1個,4028.3平方米室內籃球場4片,2500平方米室外籃球場4個;1800 平方米室外網球場4片;2249.6平方米室內排球場4個;570平方米沙排場地一個;國際標準105米×68米天然草坪室外足球場1片,105米×68米室外人工草坪足球場1片,75.28×57.79室外人工草坪足球場2片;4028.3平方米手球館2片;1454.4平方米跆拳道館1個;1124.8平方米摔跤館1個;1454.4平方米柔道館1個;1124.8平方米散手館1個;10170.2平方米射擊館1個(在建);水上基地1個(獨墅湖);學校還有合作單位提供的1800平方米手球訓練館1個和1500平方米拳擊訓練館一個。以上14個項目設施、設備齊全,可供專項訓練使用。

         (五)學校管理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下設“一室六處”:辦公室、訓練處、教務處、學生處、財務處、總務處、保衛處。各處室職責明晰,管理制度完善。

         二、辦學特色

         我校是蘇州市唯一一所培養培養體育后備人才的專門學校。學校先后培養了國際運動健將5人,國家運動健將36人,國家一級運動員150多人。涌現出了陳艷青、唐衛芳、李紅云、顧薇、劉海華等5名舉重世界冠軍,李云男、陳賢、吳俊等男子舉重亞洲、全國冠軍;培養了梁懿、張毅、蘇懿萍、陳玨、陸斌、蔣蘭、張曉一和馬孝燕等一批優秀田徑運動員;培養了胡雪峰、張成、唐正東等籃球國手;王娟獲得2007年世界柔道團體錦標賽冠軍;張浙慧獲得2008年世界柔道團體錦標賽第三;陳倩獲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第五名。我校的李紅云曾在三屆世界舉重錦標賽上獲得9項冠軍,并3次9項破世界紀錄,被國際舉聯授予最佳優秀運動員稱號;唐衛芳曾在多屆世界舉重錦標賽上共獲得5項冠軍;陳艷青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獲得女子58公斤級金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蟬聯女子58公斤級冠軍,打破兩項奧運會紀錄。我校田徑運動員陸斌和蔣蘭,代表國家隊分別參加了男、女4×100米接力的比賽,開創了業余選手直接參加奧運會的先河,也創下了我校參加奧運會人數的歷史新記錄。

         在2006年第十五屆多哈亞運會上,我校培養的運動員獲得了男子籃球冠軍、女子4×100米接力金牌、男子跳遠第四名。

         在2009年第十一屆全運會上,我校田徑運動員陸斌、蔣蘭雙雙奪得男女100米冠軍、陳玨獲得女子200米金牌,出自于同一所地市級體校訓練的運動員在同一屆全運會的比賽中獲得三枚金牌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

         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上,我校田徑運動員陸斌和隊友一起奪得男子4×100米接力比賽冠軍,刷新全國紀錄,打破塵封八年的亞運會紀錄,這也是中國隊時隔20年后再次在該項目問鼎;蔣蘭和隊友一起獲得女子4×100米接力比賽銀牌。

         從2005年至今,我校田徑、舉重、籃球、賽艇、柔道和跆拳道等14個項目共向國家和省級運動隊、解放軍運動隊、高校、省體校等單位輸送優秀運動員近400名,在為國家培養高水平競技體育后備人才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三、建設與成效

         學校在重視特色辦學的同時,注重學校發展的整體規劃,先后制定了學校發展的五年規劃以及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師資培訓、訓練基地建設規劃等。近年來,在發展環境、特色創新、基地建設、隊伍建設、文化建設、教學改革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領導班子明確方向,開拓進取,勇于創新。學校在制定中長期規劃中,突出堅持多形式、多層次的辦學模式,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輸送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等內容。貫徹省、市體育工作精神和《蘇州市體育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及《關于加快建設體育強市的意見》的要求,結合我校的實際確定和明確了我們的辦學宗旨和辦學理念。通過擴大辦學規模,優化學校內部管理,加強特色專業建設,使學校教學工作更適應競技體育發展的形勢、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的特點。

         二是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近幾年來,學校特別注重對教師實踐能力、教學水平、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及“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目前已有7位教師取了碩士學位,5位教師在攻讀在職研究生,有19名教師獲得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近三年,共有100人次參加了國家、省、市級等各級各類培訓,提升我校師資的綜合素質能力,豐富了教師繼續教育的實質性內容,能夠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我校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并輻射示范身邊教師。

         三是加強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注重發揮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委員會的作用,充分聽取業內專家的意見,不斷改進教學工作。認真落實國務院2010年第23號文件《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體育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和《江蘇省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行動計劃》,聯系我校實際情況,制定了我校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計劃,全面深化落實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注重學生人文素質與專業素質的協調發展,不斷豐富專業建設內涵,提升學校辦學水平,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專業課程體系,開展項目教學,建立多元評價體系,重視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和就業、創業指導等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目標明確,能較全面考慮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發展。

返回頂部
日本少妇无底线精油按摩